若您要將網站的網域名稱換一個新的,不論是覺得網址不好,有可能是當初註冊的網域名稱太長,或是公司更名,產品更名,又或者是發現新的頂級域名很符合您的網站風格。所以有替換網域名稱的想法?

若您要將網站的網域名稱換一個新的,不論是覺得網址不好,有可能是當初註冊的網域名稱太長,或是公司更名,產品更名,又或者是發現新的頂級域名很符合您的網站風格。所以有替換網域名稱的想法?
DNS 除錯教學系列文章(1) – DNS 入門
DNS 除錯教學系列文章(2) – DNS 架構
DNS 除錯教學系列文章(3) – DNS 紀錄
DNS 除錯教學系列文章(4) – dig 指令
DNS 除錯教學系列文章(5) – 常見 DNS 問題與 dig 除錯方法
首先你一定有一個問題,或是查詢的目標,譬如問題是郵件不會通、網站打不開、或是想知道 www 目前指到那一台伺服器,針對你要查詢的問題,首先查 NS 的位址然後再查詢你要確認的狀況。
當我們安裝好 WordPress 的佈景主題後,可能覺得對於字型大小不滿意,或是對於圖片的大小不滿意,想要針對目前的佈景主題去做一些小修改的時候,就要透過子主題的方式。
如果你只是把圖片、文字換掉,那個不是修改佈景主題,不需要去建立子主題,建立子主題的目的是要對原本的佈景主題客製化一些內容,或是要大幅度的修改程式碼,才會使用子主題。
難道不能直接修改佈景主題嗎?
用 (-) 就可以切換回剛剛的分支,跟 Shell 一樣
# Checkout master
git checkout master
# Create and checkout to a new branch
git checkout -b git-tips
# Checkout master
git checkout master
# Checkout to the previous branch (git-tips)
git checkout -
# Make sure you have checked out master first
git checkout master
# Delete merged branches to master except master
git branch --merged master | grep -v "master" | xargs -n 1 git branch -d
如果不小心把 master 刪除了,用下列指令救回來就好(前提是你有 push 過遠端程式庫):
git checkout -b master origin/master
如果你想先確定一下有哪些分支會被刪除,但不想實際刪除,請用 –dry-run:
git remote prune origin --dry-run
實際刪除:
git remote prune origin
如果你在 dev 分支,但想要從 master 開始建立分支,基本的作法是:
git checkout master
git checkout -b new-branch
你其實可以直接從 dev 分支開出一個基於 master 的分支
git checkout -b new-branch master
同理,直接基於其他分支開出新的分支
git checkout -b new_branch base_branch
touch ~/.gitignore
git config --global core.excludesFile ~/.gitignore
或是寫入設定檔:
vi ~/.gitconfig: [core] excludesFile = ~/.gitignore
git config --global fetch.prune ture
或是寫入設定檔:
vi ~/.gitconfig: [fetch] prune = true
git config --global rebase.autosquash true
或是寫入設定檔:
vi ~/.gitconfig: [rebase] autosquash = true
git config --global core.editor vim
或是寫入設定檔:
vi ~/.gitconfig: [core] editor = vim
git config --global diff.tool vimdiff
或是寫入設定檔:
vi ~/.gitconfig: [diff] tool = vimdiff
選項有: vimdiff / magit / meld / kdiff3
git config --global merge.tool vimdiff
或是寫入設定檔:
vi ~/.gitconfig: [merge] tool = vimdiff
有時候你需要輸入又臭又長的指令,像是:
git log --graph --pretty=format:'%Cred%h%Creset -%C(yellow)%d%Creset %s %Cgreen(%cr)%Creset' --abbrev-commit --date=relative
不人道!可以寫入 gitconfig 就好了,之後就可以用 git lg 或是 git lol 來執行簡化過得指令。
vi ~/.gitconfig: [alias] lg=log --graph --pretty=format:'%Cred%h%Creset -%C(yellow)%d%Creset %s %Cgreen(%cr)%Creset' --abbrev-commit --date=relative lol=log --graph --decorate --pretty=oneline --abbrev-commit
文章出處:https://about.gitlab.com/2016/12/08/git-tips-and-tricks/
—-
如果你是用 Bitnami 版的 WordPress,然後是使用 Google Cloud Platform(GCP) 的平台,可以參考本篇的作法把你的憑證裝起來。
你需準備幾個檔案:
如果你不知道上面這些是什麼東西,請先詳細閱讀 SSL 基礎 來講整個步驟與原理搞懂。
先切換程 root 身份
$ sudo su -
在 /opt/bitnami/apache2/ 建立一個 myssl 資料夾來存放相關檔案。上傳(使用 sftp 或是相關 FTP 軟體)憑證(.crt), Private key(.key) 與中繼憑證(ca-bundle.crt) 到 myssl 資料夾,名稱自訂,但不要搞混。
# mkdir /opt/bitnami/apache2/myssl
修改 Apache 設定檔,改過之後 Apache 就會從主設定中去載入 httpd-ssl.conf 這個檔,這樣做的好處是主設定都在 httpd.conf 中,而利用載入的方式去讀取 SSL 的相關設定,這樣把所有 SSL 的設定檔都放在一個地方,如果你突然要關閉 SSL,就只要把這一行載入的再重新註解就好了。
# vi /opt/bitnami/apache2/conf/httpd.conf 把註解(#) 拿掉 Include conf/extra/httpd-ssl.conf
修改 httpd-ssl.conf :
# vi /opt/bitnami/apache2/conf/extra/httpd-ssl.conf <VirtualHost _default_:443> 路徑改成你上傳的憑證 SSLCertificateFile "/opt/bitnami/apache2/conf/server.crt" 路徑改成你上傳的 Private key SSLCertificateKeyFile "/opt/bitnami/apache2/conf/server.key" 路徑改成你上傳的 中繼憑證 SSLCACertificateFile "/opt/bitnami/apache2/conf/ssl.crt/ca-bundle.crt"
請注意看 SSLCertificateFile、SSLCertificateKeyFile 與 SSLCACertificateFile 這三個是不一樣的名稱,並且指向不同的檔案,請不要搞混了。
重新啟動 apache 伺服器,不會的話就整台伺服器重開。搞定!
名稱伺服器(NameServers) 的作用是將 DNS 的管理權向下授權,意思就是如果你指定了這個域名的 NameServer 紀錄,表示此域名的 DNS 紀錄管理權已經授權到其他機器。
Gandi 在最新版的 v5 網站中提供了一個新的功能,叫做組織角色,讓你可以用將團隊群組的概念來管理 Gandi 的所有產品,給予不同團隊不同的權限,這樣你不需要跟客戶交換密碼,又或者在意外包商的權限過高的問題。
Gandi 的 Simple Hosting(PaaS) 主機最近推出了 S+ 的方案,能夠支援 SSL 憑證,並且只要域名在 Gandi 而且又是使用 Gandi 的 Simple Hosting 的話,就可以免費擁有憑證,你有幾個網站,就可以裝幾個憑證,憑證(標準單一位址版)通通不用錢。
將你的網域名稱從 A 註冊商換到 B 註冊商去,這個步驟叫做網域名稱註冊商變更,一般通稱域名移轉,或是更簡單說移轉。
所以如果你不滿意現在的域名註冊商,其實不需要等域名到期然後又跑去另外一家註冊商重新註冊,只要做移轉就可以了!